商業項目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監理控制要點 | |
閱讀 278 次 更新時間:2022-4-6 | |
一、引言 鑒于裝配式建筑在環保、節能、方便施工等方面的諸多優勢,加上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裝配式建筑逐漸成為建筑行業的發展方向。目前,在民用住宅方面,預制混凝土裝配式建筑已初具規模,設計、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相關技術和措施已經成熟,給市場帶來的利好已經顯現。相對于民用住宅項目來說,商業項目市場占有率較小,加上商業項目特有的一些特性(如跨度大、層高高、構件重、配套單位多等),使得預制混凝土裝配式結構在商業項目中應用較少。尚未形成像PC住宅一樣成熟的經驗和管理措施,且在施工安全方面存在諸多挑戰。本文通過案例對商業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及施工過程中的監理控制要點和措施進行分析,為同類項目的監理工作提供借鑒,為商業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推廣增磚添瓦。
二、工程背景 (一)工程概況 該項目為商業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由六棟單體和兩個地下室組成,建筑面積超過十萬平方米。地下室為現澆框剪結構;上部結構為裝配式結構,由預制混凝土梁、雙T板、預制柱、疊合板、預制樓梯段組成,裝配率41%。首層層高6米;二層以上層高4.5米;局部層高10.5米;建筑高度57.15米。 (二)工程難點分析 1、混凝土預制構件重量大 單根疊合梁最重達13.31噸(均為四周邊梁);單個預制柱最重達10.53噸(四周布置)。且雙T板擱置在梁牛腿上,使得局部梁自身換算荷載達40KN/m。塔吊選型、定位要精準;排架搭設、構件吊裝環節安全管控要求高。 2、層高高、跨度大 本項目首層及上部樓層局部層高為10.5米,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第37號令,該項目排架搭設屬于超出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也是管控的重點。本項目跨度在11.5米~12.6米之間,預制樓板采用雙T板。 3、配套單位多,協調難度大 幕墻、門窗、消防等工作均對裝配式建筑施工產生影響。
三、前期準備階段監理管控要點及措施 (一)建立溝通機制,使各參建方參與到PC深化當中去 預制混凝土構件設計和深化是前期準備工作的一個關鍵環節,直接關系到施工階段各項工作能否順利開展。在PC深化階段,建議建設單位召集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及相關配套單位定期召開協調會,對后期可能產生的問題進行分析,通過深化設計進行處理,避免或減少后期返工和整改。如幕墻埋件需要一次性精準埋設到位,要幕墻深化設計給PC深化設計提供依據;為方便吊裝,在保證裝配率的前提下是否可以對構件重量和局部節點進行優化等(如解決梁柱節點鋼筋碰撞問題,有針對性的將梁鋼筋錯開)。深化設計圖紙應經原設計單位蓋章確認及經有資質的審圖單位審核通過后方可用于指導施工。 (二)審核吊裝單位資質和人員資格 預制構件吊裝單位資質及相關管理人員資格應滿足要求,管理人員應到崗。參與預制構件吊裝的特種工人(如塔吊司機、司索工等)應持證上崗;預制構件吊裝工人及灌漿工人應經專項職業能力培訓并獲得相關證書后持證上崗。 (三)審核相關專項施工方案、編制監理細則 商業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所涉及的專項施工方案主要包括:預制構件吊裝專項施工方案、排架搭設專項施工方案、堆場和臨時道路加固專項施工方案、PC灌漿專項施工方案、預制構件生產方案等。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第37號令,對超出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施工方案(本項目預制構件吊裝專項施工方案、排架搭設專項施工方案)需要組織專家論證。根據設計文件、相關規范文件及專項施工方案編制有針對性的監理實施細則。 (四)充分考慮PC建筑的相關施工措施 1、塔吊選型和布置 根據最大預制構件的重量、最大構件在樓層的位置及預制構件堆場位置結合塔吊租賃市場的具體情況來確定塔吊的型號和位置。本項目最重預制構件是四周的預制邊梁,重達13.31噸,單體樓棟平面尺寸為39.4×38.05米,為保證吊裝安全并考慮塔吊使用成本,選用QTZ315型塔吊(見表1),居中布置(布置在核心筒。如布置在建筑物外側,則增加吊距,需要更大型號的塔吊),臂長36米;塔吊中心距最遠構件的距離約為20米,預制構件堆場距塔吊基礎中心的距離在30米范圍內。
表1 QTZ315型塔吊起重性能表
再加上吊具重量(吊裝扁擔、鋼絲繩等重量),塔吊滿足要求。 如果塔吊附墻點設置在預制構件上,則塔吊附墻設置應經設計單位核定。 塔吊的選型和布置應體現在相關專項施工方案中,如塔吊基礎專項施工方案、塔吊安裝專項方案、PC吊裝專項施工方案等。監理人員應對相關方案進行仔細審核。 2、人貨電梯附墻 人貨電梯附墻件應盡量設置在現澆結構上,如必須設置在預制結構上,則附墻位置、形式等應由設計單位核定。 3、懸挑式卸料平臺設置 審核懸挑式卸料平臺搭設專項方案,方案中應充分考慮卸料平臺的擱置點、拉結點、支撐點預埋件在主體結構上的位置、規格、埋置深度、是否需要在構件生產階段進行預埋等因素。如對預制構件產生影響,則方案需設計單位核定。 4、腳手架設置 商業建筑一般無預制外墻板,不適合采用外掛式操作平臺,較多的采用傳統的鋼管扣件式腳手架或碗扣式腳手架。裝配式建筑應充分考慮腳手架的拉結點設置、懸挑式腳手架懸挑槽鋼、預埋件的設置。 5、預制構件堆場加固 商業建筑混凝土預制構件重量大,尺寸長。預制構件堆場如設置在地庫頂板上,則需對地庫頂板進行加固處理,加固方案應對地庫頂板受力進行計算并經設計單位核定后實施。 (五)PC監理駐廠 監理駐廠對預制構件生產起到積極作用。短期內預制混凝土裝配式建筑得到迅速發展,預制構件生產單位也如雨后春筍般的大量涌現,但相關技術人員短缺,管理能力參差不齊,勢必影響預制構件的生產質量。駐廠監理重點對預制構件生產所用的原材料進行控制;對預制構件生產的各道工序進行檢查驗收,尤其是混凝土澆筑之前對構件鋼筋進行隱蔽驗收、對預埋件(重點是預埋吊環)、預留孔洞位置進行復核;對構件混凝土澆筑及雙T板預應力施加進行旁站;對預制構件出廠前進行檢查,構件強度須滿足設計要求,如存在缺棱掉角或灌漿孔堵塞等質量問題,則在預制場整改完畢再行出廠;及時將預制構件的生產和發貨信息反饋到項目監理部。通過上述一系列的監理措施,保證預制構件的生產質量,對預制混凝土裝配置建筑的施工質量、安全、進度都有積極作用。 四、預制構件吊裝階段監理控制要點及措施 (一)參與安全技術交底會議,提出監理要求 預制構件吊裝前,參與施工單位項目部對相關作業班組(如塔吊操作人員、吊裝班組)的安全技術交底會議。交底的內容應包括結構特點、吊裝工藝、質保和安保措施、應急預案等。同時可明確監理控制要點和措施。 (二)審核構件吊裝條件,簽署吊裝令 預制構件吊裝之前,審核吊裝條件是否具備。專項施工方案須審核通過、作業人員及管理人員應到位、塔吊及吊具(鋼絲繩、卡環、起重螺栓等應滿足吊裝專項施工方案的要求)等吊裝配件須滿足吊裝要求、相關構件及材料須驗收合格、須有安全技術交底記錄、測量放樣須復核合格等。具備吊裝條件后,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和總監理工程師簽署吊裝令,方可實施吊裝。 (三)預制柱吊裝及灌漿控制要點 1、預制柱吊裝 (1)預制柱吊裝之前監理人員對預留插筋長度、位置及柱底基層進行檢查驗收,確保預留插筋長度、位置(可用定位鋼板對預留插筋進行定位)(如圖1所示)符合設計要求;預留插筋表面的水泥漿清理干凈;柱底干凈整潔(如圖2所示)。
圖1
圖2 (2)預制柱吊裝過程中,監理人員需對柱底標高和預制柱的安裝位置進行復核,確保符合設計要求。預制柱校核完成后,監理人員需對柱子的垂直度進行抽查,抽查合格方可固定;固定后隨即進行坐漿施工(為了不影響預制柱整體強度,優先選用構件外坐漿;如坐漿料深入柱內,則需做坐漿料進行見證取樣送檢復試,強度應高于預制柱)。待坐漿料形成強度后進行柱底注漿(如圖3所示)。
圖3 2、預制柱灌漿 作為承重構件,預制柱的灌漿是保證整體結構安全的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控制預制柱的灌漿質量是監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1)灌漿施工前,檢查接頭試件形式檢驗報告及鋼筋套筒灌漿接頭工藝檢驗應合格;灌漿料與鋼筋套筒應匹配,灌漿料應經監理人員見證取樣送檢復試合格。過程中同一批號、同一類型、同一規格每1000個灌漿套筒制作一組對中連接接頭試件做抗拉強度檢測(如圖4所示)。
圖4 (2)灌漿前,審核施工單位報送的灌漿機壓力參數,使之與灌漿料特性想匹配。 (3)灌漿前再次檢查注漿孔、溢漿孔是否堵塞,保證暢通。施工單位對灌漿孔進行編號,方便記錄。 (4)實行灌漿令制度。每層預制柱灌漿前,監理單位和施工單位聯合對灌漿準備工作、實施條件、安全措施等進行全面檢查,具備條件簽署灌漿令,無灌漿令不得進行灌漿施工。 (5)項目監理部安排專人對柱子灌漿施工進行全程旁站并做好旁站記錄。旁站過程中重點檢查灌漿料配合比計量應滿足使用說明要求;灌漿人員應持證上崗;管理人員應到位;每個預制柱做為一個倉位連續進行灌漿,直到所有溢漿孔均勻溢漿。 (6)柱子灌漿料應在監理人員的見證下留置三組灌漿料標準養護28d抗壓強度試塊(如圖5所示),并應留置同條件養護抗壓強度試塊。同條件養護試塊抗壓強度為達到35N/mm2,不得進行柱子斜撐拆除。
圖5 3、預制柱防雷連接 預制柱吊裝時,注意查看柱子上防雷引下線的預留位置,使之和樓層預留防雷扁鐵一一對應,并雙面焊接牢固。 (四)預制梁及雙T板吊裝控制要點 由于局部層高大于8米,大部分預制梁構件在折算(雙T板荷載折算成梁荷載)后荷載超限,所以從安全角度上講,預制梁、雙T板吊裝及相關排架搭設屬于超出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是本項目監理控制的重點。 1、預制構件吊裝方案及排架搭設方案需經專家論證,監理審核后實施。 2、監理人員對預制梁、板的定位線進行復核,關注梁的安裝方向,確保幕墻等預埋件位置正確;使雙T板安裝拼縫均勻,控制好累計誤差。 3、由于雙T板兩端是擱置在預制梁的牛腿上,根據設計單位提供的雙T板允許承載力參數,理論上在梁底排架受力滿足要求的情況下,雙T板下可以不搭設排架。本項目折算后的混凝土梁最大截面積達1.89m2,要使預制梁下排架滿足要求,則梁底立桿需設置3排,沿梁方向間距400mm。為確保安全,在梁下排架受力滿足要求的情況下,雙T板下也搭設立桿間距1200mm×1200mm的排架。由于雙T板是預應力構件且設計要求起拱,在雙T板吊裝時,板肋不與板下排架水平桿接觸,確保雙T板荷載完全傳至梁上。待預制梁板安裝完成,疊合層澆筑之前,將雙T板底排架水平桿通過可調支托調至肋底,在澆筑疊合層時,使雙T板底排架承受部分荷載(如圖6所示)。
圖6 (五)梁柱節點施工控制要點 1、鋼筋綁扎質量控制 梁柱節點鋼筋排布密集,尤其是一柱三梁或一柱四梁節點,需在預制構件深化和生產環節處理好鋼筋碰撞的問題(如圖7所示),施工現場禁止隨意割除構件受力鋼筋。監理人員需對梁柱節點鋼筋綁扎實施旁站監理,確保鋼筋綁扎符合設計要求。
圖7 2、節點混凝土澆筑質量控制要點 為保證結構整體性,梁柱節點需采用后澆混凝土的形式。當柱混凝土強度等級高于梁板時,梁柱節點用鋼絲網做分隔處理(本項目為控制單件構件重量,在保證預制率的情況下,預制梁的現澆段長度較大),先澆筑強度高的混凝土,后澆筑強度低的混凝土,監理人員需見證不同強度的混凝土分別按規范要求留置試塊?;炷翝仓B續進行,振搗密實。監理人員對混凝土澆筑實施旁站監理并做好旁站記錄。
(六)BIM的應用 1、督促施工單位根據合同約定,成立BIM技術小組,對PC吊裝進行全過程模擬。 2、定期召開BIM工作小組會議,將模擬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如梁柱節點鋼筋碰撞)形成書面報告,及時反饋給設計單位進行處理。 3、應用BIM平臺對項目進行信息化管理,如進行通知發布、質量和安全問題追蹤管理、施工方案和進度計劃審核等工作。 五、結語 本文通過實施成功的案例闡述了商業混凝土預制裝配式建筑在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難點和重點,并從監理角度對前期準備階段、構件吊裝階段的控制要點和措施進行分析和探討,重點明確,層次分明。但要保證工程質量和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還需要廣大建設者和管理者的積極投入和不懈努力。
| |
|
Copyright ? 2015-2016 陜西中安工程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